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 花蓮太魯閣.清水斷崖.七星潭.雲山水.立川漁場.鯉魚潭(ii)

繼2012.07.24兆豐農場二日遊後,在不到二個月的時間,我們又再度到了花蓮!這次行程採不同的方式,中午到花蓮後就租了一輛車,自行開車前往雲山水休閒農場、立川漁場、鯉魚潭、鬱金香城堡、慶修院、南濱夜市等近郊景點。第二天的太魯閣行程則採包車方式(AM8:00~PM5:00, 3,600元),由司機兼導覽,無論路況、景點封閉開放時間、何處可安全停車取景拍照,都不用自己費心,加上這次的司機先生開車非常小心而且對沿途的人文地理也做了非常詳細的介紹,因此就安全或時間來說,這也是到花蓮旅遊另一種不錯的選擇!
 這次坐在靠海邊的窗口,海上風光一覽無遺。
  鐵道風光
  鐵道風光
  鐵道風光
花蓮火車站
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
 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
 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
 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
 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
 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
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
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
 立川魚場
  立川魚場
  立川魚場
  立川魚場
 立川魚場
立川魚場 - 摸蜊兼洗褲
鯉魚潭位於壽豐鄉,是東台灣最大的湖泊,屬堰塞湖,距市區約半小時車程,面積約104公頃,湖水來自地底湧泉,終年清澈,最深處達15公尺。
其得名說法有二:一為潭邊山的形狀像鯉魚,另一說法為最早活動於此的太魯閣族到山頂往下看時,潭的形狀就像是一隻剛捕獲的鯉魚在跳躍,故以此為名。

 鯉魚潭
 鯉魚潭
鯉魚潭
鯉魚潭
太魯閣大橋
橫跨立霧溪,長1,208公尺屬「紐爾遜拱橋」,當時秏資新台幣七億餘元,於2002年4月正式通車,過此景觀大橋約 5 公里就可看到 "東西橫貫公路" 的牌樓了。

西拉岸隧道,隧道內會有長春隧道連過來的交叉路,裡面沒有交通管制,看到閃黃燈車速一定要放慢,小心駕駛!
百獅橋,橋上的石獅,每個造型都不同,不過要仔細看,不要只看前面,因有些造型不同的地方是在背面喔!(橋下就是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為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要建立霧發電廠,從砂卡礑溪沿岸的岩壁上,所開鑿出來一條長 4.4 公里, 寬 1 公尺的步道,不過因風災受損,目前封閉中 .........
砂卡礑步道
在立霧溪對岸遠眺長春祠
長春祠
過橋右轉下切通過隧道,再沿著步道就可到長春祠了!
長春祠下方的立霧溪
長春祠
沿著山壁鑿出的長春祠步道
在長春祠步道上,可看到欄杆被落石砸的傷痕累累!
 燕子口
燕子口到慈母橋間為太魯閣的精華區,兩旁為雄偉渾厚的懸崖峭壁或彎曲高聳的峽谷,道路蜿蜒曲折,山洞墜道不斷的突然出現在眼前,如果路況不熟開起車來確實驚險萬分,燕子口中間隔著立霧溪和中橫公路相對,大理石峭壁上分佈著許許多多形狀不同的洞穴,早期燕子就利用這些天然形成的洞穴築巢而居,到了春夏之交就成群穿梭在山谷間, 造成「百燕鳴谷」的奇特景觀,因此稱為燕子口,但是隨著中橫的開通,加上在眾多遊客的干擾下現已很難再看到燕子了。
燕子口
燕子口壺穴地形
燕子口壺穴地形
壺穴,是燕子口最具特色的地形景觀,兩岸大理石山壁上有許多這樣的洞穴,它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地下水的出口,地下水在飽和的狀態時,便會從岩縫中滲出,久而久之就將岩石裂縫溶蝕成一個個的「溶穴」,大雨過後,有時還可看到如上方相片中一條一條從岩洞湧出的水柱,這就是「湧泉」,另一種形成的原因是立霧溪在發育的過程中,湍急的溪水有時受到阻礙便形成漩渦水流帶動河沙,不斷淘蝕岩壁,經長年的侵蝕,就形成壺穴地形。
陸客 - 沒戴安全帽的就是台灣遊客
燕子口
燕子口
燕子口
燕子口
燕子口
燕子口
燕子口
燕子口到慈母橋途中
慈母橋位於荖西溪與立霧溪二河交會處,旁邊有一塊外觀造形如青蛙的奇石,上方為墨綠色片岩,下方為白色大理石,宛如頭戴皇冠的青蛙王子,大自然的巧奪天工,讚嘆之餘有時也不覺令人莞爾。

九曲洞,過了錐麓斷崖之後,由於受到河谷的曲折切割,使得峭壁深谷也跟著彎曲多變,公路就開鑿在山壁之間,曲折迂迴的沿著山洞前進,彷彿有繞不完的彎路,因此取名為「九曲洞」,這裡原為太魯閣峽谷最美麗的路段,只可惜因落石不斷,已封閉多年!
九曲洞
布洛灣山月村
布洛灣昔為泰雅族部落所在,為泰雅語音譯,意指『回音』, 南依塔山,北臨立霧溪,是一處雙層的高位河階 ,生態資源豐富,距太魯閣約9公里,位於中橫公路180公里處,溪畔隧道旁有一寬大叉路蜿蜒上行2公里即可抵達,每年的百合花季是這裡的嘉年華會,一進來就可欣賞到整片人工栽種的野百合花海。
布洛灣山月村
清水斷崖從蘇花公路和平到崇德之間,綿延21公里 ,其中清水山東南大斷崖尤其險峻,臨海懸崖所連成的大塊石崖,海拔高度從海平面至2408公尺的清水山,沿線山嶺高聳,地勢陡峻,成90度角拔起於太平洋,高度均在800公尺以上,氣勢雄偉,非常壯觀,當行車在山壁斷崖與無垠汪洋之間,就像騰雲凌空,上有巨壁千仞,下為汪洋大海,宛如置身於一條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空中走廊,真是驚險無比,在這裡除了可以欣賞太平洋那種海天一色、山海對峙的滂薄氣勢外,同時也可感受到前人翻山越嶺拓荒築路的艱辛。
清水斷崖
太平洋
太平洋
清水隧道,清水斷崖崇德端
清水隧道,清水斷崖崇德端
太平洋
清水隧道,清水斷崖崇德端
崇德隧道
七星潭又稱月牙灣,它原本在花蓮機場附近,早年有零星湖泊散佈,1936年日本人要在七星潭上建設,把部份區域填實,將原來的居民遷到機場東側的月牙灣,這些被日本人遷移的居民仍自稱是七星潭人,就把月牙灣叫成七星潭,所以現在所說的七星潭其實是一處太平洋的一個弧形海灣,因此它並非潭或湖泊。
七星潭海濱全由大大小小的大理石石粒組成,石頭間的細縫較疏鬆,能吸收海潮的聲音,使得這裡的海浪聲有別於其它地區 ( 不過由於時間的關係無法在此仔細聆聽到底是那裏不同 ),加上北邊中央山脈山腳環伺,南邊海岸向外突出,使七星潭呈一半圓弧狀,間接使得湧進此處的海浪起伏較小,同時海面顏色會因天候不同而變換,天氣好時是一片湛藍,天空雲彩變化萬端,陰雨時則呈翠綠色,景致多變令人目不暇給。
 
七星潭
七星潭
七星潭
七星潭
七星潭
慶修院
到達時已近下班時間,因此只能匆匆一瞥這創建於西元1917年,前身是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的『吉野布教所』,同時也是目前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寺院,下次有機會再來囉!

美侖大飯店
美侖大飯店
美侖大飯店
美侖大飯店後山步道

美侖大飯店游泳池
美侖大飯店後山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