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宜蘭頭城,石空山太和山

位於宜蘭頭城外澳的石空舊聚落興盛時,住戶多達百餘戶,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玄天上帝誕辰時,信眾登上太和山主峰祈福祝禱,太和山步道為近年來新闢的一條登山步道,登山口位於外澳石空產業道路終點的金頂接天廟,步道既是昔日石空居民拓墾的一條農路,也是具有宗教意涵的朝山祈福之路 。
交通:國道五號→頭城交流道→台2庚往頭城→頭城→台2庚→台2線接天宮牌樓 (頭城鎮濱海路二段1巷21號)→石空路→金車城堡咖啡館Y叉→取右下往石空龍河橋停車場 (接天廟)。
接天宮位於宜蘭縣頭城鎮外澳里濱海路二段1巷21號,由宮前進入 (前方取左上)。
矗立在路口的接天宮,原位於石空聚落附近的接天廟,隨著時代的演變山區生活不便,後來居民紛紛遷徙下山,民國62年 (1973),信徒於山腳下的外澳另建接天宮,奉迎神尊至新廟奉祀,外澳接天宮廟宇宏麗金碧輝煌,而山上的金頂接天廟則保存為創始祖廟。
由接天宮前面巷道續行
取右下往接天廟太和山登山口,左上往金車休閒農場,從這裡到龍河橋停車場約3公里左右。
右轉,等一下由前方溪畔土埆厝回來。
車子停在左邊龍河橋前方的停車場 (座標參考 121.837062E 24.895617N),從這裡出發右去左回,不僅可造訪金頂接天廟,回程又可順訪石空舊聚落遺址。
石空龍河橋,左邊為停車場。
過橋後左邊可看到石空 3.1K 的里程牌
金頂接天廟沿革簡介
位於石空聚落的接天廟創立於清朝道光2年 (1822年),黃姓先民從故鄉漳州南靖奉迎小武當玄天上帝神尊渡海來台,自烏石港登陸,進入石空地區拓墾有成,而於道光23年在現址建廟奉祀神尊,名為「石空金頂接天廟」,光復後居民逐漸向外遷徙,信徒決定遷建「接天廟」到外澳,也就是矗立在剛進來路口的「接天宮」。
從廟前左方進入步道,上方為廁所。
古道入口
雜草很長,幾乎看不到路徑,看來很少人走這邊了,如果持續不整理,這條古道及石空聚落的部份人文史蹟終將埋沒。
路徑已快被倒伏的竹子湮沒了
不知那天這古道會荒廢消失?
出口 (看起來不像出口的樣子) 接近年來新闢的太和山步道
太和山步道,取左續行,右往石空舊聚落及龍河橋停車處。
不久可看到右邊小徑綁了很布條,不太確定是否為捷徑,等回程再由另一端走走看。
沿途林木蓊鬱,坡度也不是很大,走來非常舒適。
太和山步道全線都維持質樸的泥土路,保有原始自然的山林本色。
民國42年(1953)宜蘭縣政府所立的租地界碑   

右往坪溪、象寮古道,取直續行。
土地公廟
三叉路,取直續行,右往溪畔山腰、礁水坑山、鶯子嶺,路徑由此變小。
右線之路況
樹幹上掛了「越野機車禁止進入」告示牌
太和山步道下雨後可能非常溼滑
沿途漸有展望,遠眺太平洋海天一色及龜山島,俯視山谷,可見坪溪溪水細流。
太和山H705m 無基石,山頂有一座小廟,祀奉真武玄天上帝,峰頂擁有360度的視野,由此可往鶯子嶺,廟門面向太平洋,龜山島及外烏石港往蘇澳的宜蘭海岸景觀一覽無遺,後方山巒層疊,蘭陽五大名山之一的鶯子嶺為近處最高的一座大山。
廟側右下步道往鶯子嶺。
宜蘭海岸景觀
龜山鳥若隱若現
返回遇叉路改走古道
「天龍護山河」石碑
回程取左上往石空山 (相片是來時拍的)

由太和山步道往石空山 (石坑山) 的步道,比較高的芒草有熱心山友砍割過,路徑明顯不難走。
石空山 (石坑山) H515m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從石空山三角點看過去,(1)往石空古道、太和山的路徑看起來較明顯,(2)往象寮、坪溪古道的路徑雜䓍很高路跡不太明顯。
叉路取左下,走以前的舊路看看。
確實接到此捷徑,而且路徑清晰。
接著沿著步道返回,本想順訪一下石空舊聚落遺址,不過看到小徑好像很久沒人走了,決定放棄。
續行經過溪畔土埆厝,過橋左轉石空產業道路,返抵龍河橋旁的停車場。
由金車頭城造林休閒農場遠眺太和山
 外澳
 外澳
 外澳接天宮
來回 7.31Km 5小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